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c         强制截图保存到剪贴板而不是文件中
-C 截图时保留光标 (只在非交互模式下有效)
-d display errors to the user graphically (不知道啥意思)
-i 交互模式截取屏幕. 可以是选区或者是窗口.
control key - 截图保存到剪贴板
space key - 在鼠标选区模式和窗口模式间切换
escape key - 退出截图
-m 只截取主显示器 (-i模式下无效)
-M 截图完毕后, 会打开邮件客户端, 图片就躺在邮件正文中
-o 在窗口模式下, 不截取窗口的阴影
-P 截图完毕后, 在图片预览中打开
-s 只允许鼠标选择模式
-S 窗口模式下, 截取屏幕而不是窗口
-t<format> 指定图片格式, 模式是png. 可选的有pdf, jpg, tiff等
-T<seconds> 延时截取, 默认为5秒.
-w 只允许窗口截取模式
-W 开始交互截取模式, 默认为窗口模式 (只是默认模式与-i不同)
-x 不播放声效
-a do not include windows attached to selected windows (不懂)
-r 不向图片中加入dpi信息
-l<windowid> 抓取指定windowid的窗口截图
-R<x,y,w,h> 抓取指定区域的截图
-B<bundleid> 截图输出会被bundleid指出的程序打开
1
screencapture -T 0 ~/Desktop/test-screencapture.png

1. 反应迟钝

一直在自己的思维空间中, 对外界的反应就变得迟钝; 思考的问题上下文太复杂, 无法立刻切换出来.

解决方式:

  • 尽量保持对外界的敏感度, 不要长时间的待在思维空间中. 可以尝试番茄法, 45 分钟一个任务, 5 分钟休息
  • 尽量单任务处理, 防止多任务并行处理时, 记忆不过来, 出现遗漏问题
  • 多和环境互动, 多和人交流, 这样随时保持在一个和对接交流的状态

2. 容易暴躁

对他人的怒气是由于心灵的屏障造成的, 如:

怎么那么菜?!, 怎么还不明白?!, 怎么那么烦?!

这是对他人的一种蔑视, 无形中树立一道交流屏障, 感觉自己比对方厉害, 然后失去耐心.

解决方式:

  • 从消除屏障的角度出发, 降低对他人的期望值, 降低自己的优越感

3.

  • LRU
    Least Recently Used
    时间最久没有使用算法

  • LFU
    Least Frequently Used
    频率(次数)最少没有使用的算法

  • FIFO
    先进先出

  • SOFT

  • WEAK

  • volatile-lru: 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中淘汰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

  • volatile-ttl: 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中淘汰将要过期的数据

  • volatile-random: 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中淘汰随机的数据

  • allkeys-lru

  • allkeys-random

1. Resource

1. 安装

参见 Mycli 安装

直接通过 apt 安装, 版本较老, 有bug

1
2
3
4
5
6
# 1. 用 pyenv 安装 python 3.7+
# 2. 安装 libffi-dev
# 不安装这个, 执行第 3 步时, 会报: "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_ctypes'"
sudo apt install -y libffi-dev
# 3. 安装 mycli
pip install mycli

2. shortcut

help 查看帮助命令
\n 关闭 pager, 直接把结果输出到控制台, 而不是输出到 less
F3 多行编辑模式
<C-r> 进入历史命令搜索

3. Resource

Mycli 官网

  • 扩展
    书中提到的其他资料, 如人物, 书籍

1.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 独自来到知识孤岛, 没有标准, 没有参考时, 这句话会有 2 个问题:

  1. 读书百遍需要很长时间
    那么和别人相互交流, 或者直接由已经理解的人那里学习, 是不是应该更快呢?
  2. 自己理解是否有偏差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有可能出现偏差, 甚至错误.

如何规避?

我们需要一套学习的方法:

  1. 我们需要了解知识的体系结构
    • 主要内容是什么
    • 知识的结构是什么
    • 边界是什么, 适用于什么范围
  2. 自学完成之后, 需要与别人交流
    • 自己有没有记忆牢固
    • 别人和自己的理解是否一致
    • 有没有知识盲点

最近我变的非常焦虑, 脾气也很暴躁. 仔细想了下, 原因大概有:

  1. 家庭的压力
    目前家里的收入来源是我上班工作, 而我觉得, 目前的薪资水平不足以支持家庭的开销, 基本攒不下什么钱.
    18 年, 迎来了我儿子安仔, 而我自己也没买房, 我不想我儿子以后也娶老婆没有房子. 尽快购房是我的目标.

  2. 工作的瓶颈
    公司的薪资目前不够理想, 并且上升慢.
    除此之外, 作为一个程序员, 我有点觉得自己目前的工作属于重复劳动, 技术层面没有很久没有质的提升.
    对于升职, 我其实没有欲望. 我看着我的上级领导们每天被各种各样的琐事包围, 从早忙到晚. 我不想成为他们那样. 身为程序员, 骨子里有一份飘逸逍遥. 我理想的工作状态是, 写好代码, 轻松惬意的在边上喝着茶, 看着系统帮我自动完成任务.

  3. 莫名的担忧
    今年生了很久的病, 填病例时, 突然发现年龄那块要以 3 开头了. 似乎一下子感觉到了时间紧迫, 好多事情没有完成. 似乎一下子失去了自信, 自己已经不再年轻, 少了一份优势. 经常有听到新闻说 IT 公司对 30 岁以上的员工的各种偏见.
    每天两点一线, 在公司拿着固定的收入, 让我惴惴不安, 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在不停的流逝.

那么眼下迫切需要做的:

  • 寻找一份薪资更高, 职位更合适的工作
    从内心来讲, 我想试试那种更多需要交流的工作, 但是有点怕转型不容易, 自己没有交流技巧的底蕴.
  • 拥有工作以外的收入来源
    主要的我想试试股票. 这应该是一条比较实用的道路.
    我能想象的发家致富的方法, 就是开公司, 那就会涉及到投资, 社会经济等一系列的支持, 适合去了解整个社会的运作. 另一方面, 就是向目标中的有钱人靠拢. 我的上一辈甚至同辈都不太愿意尝试股票, 它的风险太高了, 那是不是成了他们永远也接触不到层次. 我需要尝试, 需要铺路, 需要经验.

  • 劳动力
    • 脑力劳动
    • 体力劳动
  • 政府工作人员
  • 企业家
  • 学生
  • 退休老年人群

一个和睦的家庭
家庭成员丰富, 关系和睦

什么会导致家庭的不和睦

健康
其中有长期的疾病, 或者突然的变故
经济
物质达不到要求
精神
没有足够的时间相处, 没有太多的相关性

预防: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
2
ssh-copy-id user@server
ssh-copy-id -i ~/.ssh/id_rsa.pub user@server